
PETALING JAYA:生態世界發展集團(Eco World Development Group Bhd)寄希望于完成正在進行的土地收購,以促進未來的銷售增長。
CGS國際(CGSI)研究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管理層重申其2025財政年度的銷售目標為35億令吉,同時強調完成正在進行的土地收購應促進未來的銷售,并有助于增加重估凈資產價值(RNAV)。
該研究機構表示:“這包括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的依斯干達Puteri的240.3英畝永久業權土地,指定用于新城鎮生態植物3號,以及巴生谷吉隆坡朗沙的8.9英畝永久業權土地,指定用于高層公寓和商業單位。”
生態世界正在進行的其他土地收購還包括巴生谷Semenyih的847.3英畝永久業權土地,計劃用于新城鎮,以及在森美蘭州Bukit Pelandok的1166英畝永久業權土地,將通過合資企業開發為生態商業園區(EBP) 7。
“總的來說,這些土地收購使集團的土地儲備增加了2263英畝,并帶來119億令吉的增量總開發價值,”CGSI研究公司說。
該研究機構指出,這些土地大多靠近生態世界現有項目,通過利用已建立的商業區和便利設施,可能會擴大利潤。
“管理層預計EBP 7的土地收購將在未來6個月內完成。雖然對森美蘭州的擴張持開放態度,但由于該州的早期發展和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更大需求,Eco World仍然專注于正在進行的項目,”CGSI研究表示。
此外,Eco World還在建立投資資產組合,包括商業和工業資產,以獲得經常性收入。這些資產也將提高其附近鄉鎮的價值主張。
“我們認為,收購武吉賓唐市中心辦公大樓Menara Eco World未售出的單元符合這一戰略。根據我們的假設,月租金為每平方英尺6至7令吉,凈可出租面積為13.5萬平方英尺,一旦完全占用,該資產每年可產生1000萬令吉至1100萬令吉的經常性租金收入。”
CGSI Research重申了對Eco World的“增持”評級,目標價為2.44令吉,較其每股3.35令吉的凈資產凈值折讓40%。
這家研究機構補充說,重新評級的催化劑是新銷量增加和工業產品的更好接受,而下行風險是項目啟動延遲和銷售增長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