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一個令人興奮的角度或吸引點擊的標題意味著大眾媒體有過度簡化食品生產的風險。
最近的報道稱,人工養殖的肉類可能終究不是一種對氣候友好的蛋白質來源。但是有多少人讀過完整的故事呢?
為新研究爭取公眾關注的壓力是巨大的,所以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牛津大學的新聞團隊在《可持續食品系統前沿》(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例如:“從長遠來看,在實驗室里種植肉類可能并不比從牛身上獲取的肉類更適合氣候。”這聽起來比: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工養殖的肉似乎比牛對氣候更有利。畢竟,這是公認的智慧,所以在這上面打個洞,你就有了一個故事。
許多媒體都對這一發現進行了大量報道。英國廣播公司(BBC) ?與之相伴的是:“實驗室培養的肉類可能會加劇氣候變化。”獨立?《選擇》:“科學家警告說,實驗室培育的肉類可能比真正的肉類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更大。”大多數(廣泛的)報道都是類似的。
然而,正如FoodNavigator自己對這項研究的報道所反映的那樣,實際調查結果比標題所顯示的要微妙得多——事實上,標題下的大部分內容也是如此。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這并不會減少人們的擔憂。
讓我們看看研究人員做了什么,他們發現了什么。
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約占目前全球變暖的四分之一。因此,用“實驗室養殖”(使用細胞培養技術在實驗室中生長的肉類)取代傳統的養牛業,被吹捧為減少環境影響的一種方式。
John Lynch和Raymond Pierrehumbert教授決定測試這個假設。在他們的論文中,他們強調,到處亂扔的估算數據是基于二氧化碳當量足跡的——而這些數據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溫室氣體都能產生同樣多的溫室效應,或者有同樣的壽命?”
公平點。例如,牲畜大量生產的甲烷對氣候變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大得多,但它只在大氣中存在大約12年。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存在并積累了數千年”。這意味著甲烷對長期變暖的影響不是累積的,如果排放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或減少,這種影響會很大。”
Lynch和Pierrehumbert研究了與三種現有的養牛方法和四種可能的肉類養殖方法相關的排放數據。他們發現:“在全球消費量持續高企的情況下,人工養殖的肉類導致的變暖低于最初的牛,但從長期來看,這一差距縮小了,在某些情況下,牛的生產導致的變暖要小得多,比如CH4?與二氧化碳不同,(甲烷)排放不會累積。
這又是一個公平的觀點。然而,他們的模型延續了1000年,并且“假定能源系統保持不變”。換句話說,能源供應不會進一步脫碳。這是許多報告沒有考慮到的(關鍵的)一點——至少在任何細節上。
特別有趣的是,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發布的新聞稿標題與牛津大學的不同。馬丁學院是牛津大學進行這項研究的部門。
“實驗室培育的肉類減少氣候變暖的承諾取決于一場能源革命,”該學院使用的標題是:“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沒有大規模向脫碳能源體系的轉型,目前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無法為肉類生產帶來的有害氣候影響提供包治百病的良方。”
這就清楚多了,但沒有那么朗朗上口。事實上,作者的觀點是,目前還不清楚人工養殖肉類是否會提供一種氣候上更可持續的畜牧業替代品,但脫碳能源系統將有助于打破平衡。
重要的是,他們還呼吁對養殖肉類生產系統進行更詳細的生命周期分析——預計今年將首次進行此類分析。他們不能來得太早。正如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最近指出的,目前人工養殖肉類的LCAs“高度投機”。基于模型而不是實際的生產方法。
使用的成分和方法也仍然是保守得很松的秘密,要精確計算資源密度相當棘手。“在工業生物反應器大規模生產人工養殖肉類之前……不可能全面評估生產的資源強度,”他表示。查塔姆指出。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養殖肉類對氣候的影響是好還是壞?我們不知道。正如牛津大學的專家們所言,人工養殖的肉類并不是表面現象?氣候比牛優越,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沒有潛力。正如作者煞費苦心地強調的那樣,整個文明與牛的對抗,籠罩在一種模棱兩可的氣氛中。
未知讓這一切變得迷人。然而,正如瑪麗亞·科尼科娃(Maria Konnikova)在一篇有關標題的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在《紐約客》上?幾年前:“警告不適合放在單獨的專欄里,一旦人們對這個故事產生了足夠的興趣,他們就會發現其中的細微差別。”
科尼科娃的報告顯示,事實并非總是如此。如果他們不讀整個故事呢?
查看數據,谷歌會告訴你10個人中有8個人不讀標題,但沒有任何研究證明這一點(至少在過去50年)。據英國通信辦公室稱,我們所知道的是,社交媒體是最受歡迎的在線新聞類型,44%的英國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然而,大多數人可能只對標題感興趣: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社交媒體上分享的鏈接有59%沒有被點擊,這意味著“人們在分享文章時從來沒有跳過標題”,根據《福布斯》(Forbes)上的一篇文章“內容的主體拷貝仍然很重要,但如今,標題才是真正的內容之王。”作者是一位市場營銷專家。“如果沒有一個可靠的標題,你就沒有機會獲得有意義的社交分享和新的知名度,所以花點時間把每一個字打磨得絕對完美。”
《牛津》的標題中有很多思想,我相信它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報道。這將提高人們對一個嚴肅話題的認識——我們的消費模式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值得稱贊。但你不得不懷疑,如果讀者讀到的只是:人工養殖的肉類不好——傳統的牛排好吃——他們從中得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