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酒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每年導致5800例新的癌癥病例。然而,我們中的許多人仍然對其健康風險一無所知。
今年1月,美國主要公共衛生發言人、美國衛生局局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建議,應該在飲料包裝上顯示有關酒精致癌風險的警告。
這些信息已經在愛爾蘭和韓國強制執行。
那么,它們有效嗎?我們應該強制他們來這里嗎?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酗酒是不健康的。
然而,喝幾杯葡萄酒有助于預防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觀點一直存在。盡管近年來的證據表明,它的好處被高估了,危害被低估了。
事實上,任何程度的飲酒都會增加患幾種癌癥的風險,包括結腸直腸癌(影響大腸和直腸)和乳腺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酒精在增加癌癥風險和其他嚴重健康問題以及全因死亡率方面發揮著明確的因果作用。
一項研究估計了2016年活著的1880萬澳大利亞成年人一生中會出現多少新的癌癥病例。據預測,酒精將導致25萬(24.97萬)例新發癌癥,其中大部分是結直腸癌。
我們知道是什么造成了這種傷害。例如,乙醛——人體在處理酒精時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是致癌物質。
酒精還會通過“氧化應激”增加患癌癥的風險,這是一種身體抗氧化劑和自由基的失衡,會導致DNA受損和炎癥。
它還會影響激素水平,從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雖然研究人員都知道這些危害,但許多澳大利亞人仍然不知道。
數字各不相同,但充其量只有59%的人知道酒精和癌癥之間的直接聯系(最壞的情況是,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知道)。
也許最能證明這一信息未能被理解的是我們對酒精的持續愛戀。
在2022-23年,69%的美國人飲酒,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飲酒的水平被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認為是危險的。對于男性和女性來說,這意味著每周要喝10杯以上的標準酒,或者一天喝4杯以上。
和澳大利亞一樣,美國已經就酒精對未出生的孩子以及個人操作汽車和機械的能力的影響發出了警告。
美國衛生局局長希望對癌癥風險的額外明確警告是強制性的。
在此之前,愛爾蘭是第一個強制要求在酒精飲料上標注癌癥標簽的國家。從2026年起,酒類包裝將包括這樣的警告:“酒精與致命癌癥之間存在直接聯系”。
據報道,包括挪威和泰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在調查癌癥警告標簽。
自2017年以來,韓國的酒精生產商必須在三種強制性警告標簽中做出選擇,其中兩種警告癌癥風險。然而,他們可以選擇一個警告酒精有癡呆、中風和記憶喪失風險的標簽。
十多年來,澳大利亞的健康機構一直在倡導在飲料包裝上印上癌癥警告。
目前,是否包括酒精一般健康風險的警告是由制造商自行決定的。
許多人使用模糊的“負責任地飲酒”信息或由酒業資助的DrinkWise組織提供的模板。
懷孕警告標簽(“酒精會對你的寶寶造成終身傷害”)到2023年才強制執行。盡管這僅僅涵蓋了酒精對健康的影響之一,但它開創了一個重要的先例。
我們現在有了一個模板來說明如何引入癌癥和其他健康警告。
對于懷孕標簽,政府咨詢了公共衛生和行業機構,并給了制造商三年的過渡期來調整。我們甚至有可以調整的所需標簽的顏色和格式的例子。
也許最有希望的是,接受調查的澳大利亞人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支持增加這些針對癌癥的警告。
我們知道,現有的“負責任地飲酒”式警告是不夠的。研究表明,消費者覺得這些信息模棱兩可。
但是對癌癥的警告會是一種進步嗎?愛爾蘭的規定尚未生效,現在判斷韓國的政策效果如何還為時過早(韓國也有限制,制造商可以選擇與癌癥無關的警告)。
但在加拿大一家酒類商店進行的癌癥警告試驗發現,這些警告使商店顧客對酒精與癌癥之間聯系的認識提高了10%。
癌癥信息可能會提高人們對風險的認識。但更重要的是,2016年的一項研究對澳大利亞1680名成年人進行了癌癥警告測試,發現它們還能有效減少人們的飲酒意愿。
有證據表明,類似的政策可以復制香煙包裝上的癌癥警告的成功——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引入——在增加對風險的認識和減少消費方面。自從這些警告首次引入以來,澳大利亞成年人的吸煙率穩步下降。
澳大利亞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改變其酒精標簽規定。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要熟悉目前的國家低風險飲酒指南,該指南旨在將酒精對一系列健康狀況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