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言人Anucha Burapachaisri說,包括鑄造廠工人在內的71人接受了檢測,在他們的血液或尿液樣本中沒有發現放射性污染的痕跡。
他補充說,核電站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輻射水平并不高于正常水平,該地區的土壤、水或空氣中也沒有發現放射性污染的痕跡。
與Anucha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的還有prachin武里省長Ronnarong Nakornjinda、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創新部常任秘書長Sirirurg Songsivilai、原子和平辦公室秘書長Pemsuk Sutchaphiwat和泰國核技術研究所執行主任Thawatchai Onjun。
官員們上午開會討論了緊急情況。
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下令持續監測prachin武里的輻射水平,直到情況恢復正常。
巴育還命令警方調查銫-137管是如何失蹤的,并確定它是否從prachin武里的發電廠走私出來的。
阿努查說:“總理說,必須有人為此負責。
Anucha說,在鑄造廠的工人或鄰近社區的居民中沒有發現健康問題。
他說,懷疑自己有與銫-137管有關的健康問題的當地居民可以在普拉欽武里的任何一家公立醫院尋求免費醫療檢查。
2月23日,位于prachin武里省Si Maha Phot區304工業園區的國家5A電廠的銫-137氣瓶失蹤。直到3月10日才被報告失蹤。當局瘋狂搜索,直到上周日在普拉欽武里卡賓武里區一家鑄造廠發現了被認為是失蹤毒氣罐殘骸的輻射紅色塵埃。
周四,該省的一個民間社會網絡向巴育提交了一封公開信,呼吁對放射性圓筒的失蹤進行徹底的國家級調查,以查明它是如何失蹤的,以及它是如何出現在金屬鑄造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