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在南威爾士的加的夫,法國橄欖球球迷在橄欖球世界杯比賽前揮舞著法棍。周三,法國法棍面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法新社
巴黎——法國法棍面包——用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話說,是“250克的魔力和完美”,也是這個國家永恒的象征之一——于周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了文化遺產的稱號。
雖然貝雷帽和大蒜串等傳統面包早已被人們拋棄,但這種外表堅硬、中間柔軟的面包仍然是法國人生活的精髓。
根據法國烘焙聯合會的數據,法國每年有超過60億個面包被烘焙,聯合國機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彰了這一傳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說:“它慶祝的是一種完整的文化:日常儀式、一頓飯的結構元素、分享和歡樂的代名詞。”馬克龍在訪問美國期間在華盛頓發表講話,贊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法國的“專有技術”。
“這是獨一無二的,”他說。
法棍面包的新地位出現在該行業面臨挑戰的時刻。
自1970年以來,法國每年減少約400家手工面包店,從55000家(每790居民一家)減少到現在的35000家(每2000居民一家)。這種下降是由于工業面包店和郊區超市在農村地區的普及,而城市居民越來越多地選擇酸面包,把他們的火腿法棍面包換成了漢堡。
在他的同行們正努力應對價格飆升的時候,至少有一名工匠對這個獎項并不感冒。
“這是一個笑話,”Fran?ois Pozzoli說,他是主要城市里昂的一位獲獎面包師?!霸诤姹簶I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之際,這感覺不合時宜。面粉上漲了10- 15%,黃油上漲了40%,雞蛋上漲了50- 60%……面包師需要支持?!?/p>
盡管如此,法國人腋下夾著幾根棍子,在離開面包房(或稱“面包房”)時,習慣性地把熱的一端嚼掉的景象仍然十分常見。
有全國性的比賽,在比賽中,面包被從中間切下來,讓評委們評估其蜂巢狀紋理的規律性和內部的顏色,內部應該是奶油色。盡管看起來法棍是法國人生活中不朽的一部分,但直到1920年,一項新法律規定了它的最小重量(80克)和最大長度(40厘米),法棍才正式命名?!白畛?,法棍面包被認為是一種奢侈品。工人階級吃的是保存得更好的鄉村面包,”歐洲食品歷史與文化研究所的盧伊克·比恩納西斯說。他幫助準備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這份檔案。
他說:“然后消費開始普及,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法棍面包征服了農村?!?/p>
它早期的歷史相當不確定。
有人說,長面包在18世紀就已經很常見了;也有人說,直到19世紀30年代,奧地利面包師奧古斯特·臧(August Zang)引入蒸汽烤箱,它的現代化身才得以成型。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拿破侖下令用細棍做面包,這樣士兵們更容易攜帶。另一種說法將法棍面包與19世紀末巴黎地鐵的建設聯系起來,并認為法棍面包更容易撕碎和分享,避免工人之間的爭吵和刀具的需求。
法國于2021年初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申請,法國在巴黎的鋅屋頂上選擇了法棍面包,并在該國東部的阿布瓦舉辦了葡萄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