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周一發布的《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稱,隨著全球河流干涸、冰川融化、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和其他極端天氣事件導致全球水資源供應發生重大變化,數十億人將面臨缺水的未來。
“水是氣候變化煤礦里的金絲雀,”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斯特?索洛(Celeste Saulo)表示。“水是這個星球上生命的基礎,但它也可能是一種毀滅性的力量。”
她在日內瓦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水正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我們稱之為不穩定的水文循環,導致極端降雨、突發洪水和嚴重干旱。”
“氣候變化是這些極端行為的原因之一,”她說,并指出這些極端事件“對生命、生態系統和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
“融化的冰和冰川威脅著數百萬人的長期水安全。然而,我們卻沒有采取必要的緊急行動。”
“為了減輕這種潛在災難的影響,我們必須收集可靠的數據。畢竟,我們無法適當地管理我們沒有測量的東西,”她說,并補充說,世界氣象組織收集的科學數據“表明,未來幾年情況將會惡化。”
該報告發現,2023年是33年來全球河流最干旱的一年,標志著河流流量連續五年普遍低于正常水平的最后一年,從而減少了“社區、農業和生態系統可用的水量,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水資源供應的壓力。”
它指出,2023年也是世界上所有有冰川的地區連續第二年報告冰的損失,這一年“冰川遭受了50年來最大的質量損失”。
“冰川正在迅速消退,”世界氣象組織水文、水和冰凍圈主任斯特凡·烏倫布魯克說。“今年的最新數據實際上表明,至少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這種情況還在繼續,更多的冰川已經減少。
“如果冰川融化得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下游有更多的水可用,”他說。“然而,如果冰川在幾十年內消失,那將是非常戲劇性的,因為冰川融化的夏季高流量將消失,因為不再有儲存。
“如果冰川消失,這將徹底改變水文制度。它完全改變了生態系統的條件。它完全改變了農民的水供應。所以,它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上周,瑞士和意大利重新劃定了兩國在阿爾卑斯山的部分邊界,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的冰川融化移動了兩國長期劃定的國境線。
報告說,目前有36億人一年至少有一個月得不到足夠的水,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50多億。
雖然沒有一個地區能幸免于災難性的極端水文事件,但就人員傷亡而言,洪水和干旱對非洲的影響最大。報告說,風暴“丹尼爾”引發的兩座水壩倒塌導致利比亞發生大洪水,造成1萬1千多人死亡。洪水還影響了大非洲之角、剛果**共和國、盧旺達、莫桑比克和馬拉維。
烏倫布魯克說:“由于人口密度高和非常干旱的條件,約旦是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他補充說,亞洲、北美和南美的許多地方,以及俄羅斯等地區“非常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他說:“我們看到,水循環的變化越來越大,造成了緊張和壓力,并成為世界許多地區沖突的根源。”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呼吁采取緊急行動和國際合作來解決缺水問題。報告說,通過數據共享和建立國家間信任進行合作對于管理共享水資源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填補我們認識上的空白。我們需要擴大水文監測,特別是在數據匱乏的地區。在水資源問題上,我們不能出現盲區,”世界氣象組織總干事索洛說。“我敦促各國投資于水文監測,并承諾分享這一關鍵數據,因為沒有它,我們就像沒有地圖一樣導航。”
她強調了預警系統在應對洪水和極端天氣事件等氣候引發的災害方面的重要性。她說:“這些全球性挑戰超越了國界和沖突,因為水再次成為地球上生命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共同努力解決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