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能否像人類一樣思考?這個概念看似遙不可及,但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機器人在斷電狀態下也能執行復雜指令,這將為機器人的“大腦”騰出更多空間,進而幫助它們“思考”。
他們通過一種新型緊湊電路向機器人發送一系列指令,并利用內部流體確保壓力變化。
這是首次提出賦予機器人思考能力的可能性。
另請閱讀:類人的情感!大多數先進的機器人在約會時表現出良好的化學反應
“將任務分配給身體的不同部位可以釋放機器人的計算空間,讓它們‘思考’,使未來的機器人更能理解其社會環境,甚至更加靈活。”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倫敦國王學院工程學高級講師安東尼奧·福特博士解釋說:“這為社會護理和制造業等領域的新型機器人技術打開了大門。”
根據《高級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如果這一想法成功實施,將誕生能夠在電力設備無法工作的地方運作的機器人。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這些機器人對缺乏可靠電力供應的低收入國家也非常有用。
簡而言之,機器人分為大腦和身體兩部分。人工智能大腦可以管理城市交通系統,但許多機器人仍然難以打開一扇門——這是為什么呢?
另請閱讀:機器人變身保安:英國安裝了憤怒的機器人,對小偷大喊大叫并提醒警察
“近年來,軟件發展迅速,但硬件卻沒有跟上。通過創建一個獨立于運行其軟件的硬件系統,我們可以將大量計算負荷卸載到硬件上,就像你的大腦不需要告訴你的心臟跳動一樣,”他補充道。
目前,所有的機器人都依賴于電腦芯片和電力來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