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Nvidia)的芯片銷量飆升,推動了OpenAI的GPT-4等人工智能模型的發展,這將成為2024年科技行業的一大新聞。
在過去的一年里,英偉達的股價飆升了200%,市值一度超過3萬億美元。這一增長使英偉達躋身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精英公司之列。
許多人想知道誰能挑戰控制著80%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英偉達。然而,分析人士最近告訴《財富》(Fortune),這個問題被誤導了。
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丹尼爾?紐曼斷言,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英偉達的天然競爭對手”。
英偉達的gpu最初是在1999年為PC游戲中的快速3D圖形設計的,非常適合訓練大規模生成的人工智能模型。
OpenAI、Google、meta、Anthropic和Cohere等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芯片來進行模型訓練。英偉達的gpu是最強大的,多年來一直需求旺盛。
這些gpu價格不菲。訓練頂級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數以萬計的高端gpu,每個gpu的成本在3萬到4萬美元之間。
埃隆·馬斯克表示,訓練他的公司的X.ai Grok 3模型將需要10萬塊英偉達最好的gpu,相當于英偉達超過30億美元的收入。
英偉達的成功也源于其軟件生態系統。英偉達的CUDA平臺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開發者的標準。
它創造了一個“良性循環”,更多的用戶導致更多的生態系統投資,吸引更多的用戶。這種根深蒂固的地位是競爭對手難以克服的。
AMD控制著全球約12%的GPU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并不斷改進其軟件。然而,它缺乏英偉達的成熟開發者基礎。
亞馬遜的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等云服務提供商開發了專有芯片,但并不打算取代英偉達。
他們尋求各種人工智能芯片來優化基礎設施,并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云服務。
J. Gold Associates的杰克?戈爾德(Jack Gold)指出,英偉達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占據了早期優勢,這使得其他公司很難趕上。
同樣,Wedbush的馬特?布賴森(Matt Bryson)強調了在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中取代英偉達芯片的挑戰,這種動態不太可能很快改變。
Cerebras、SambaNova、Groq和Etched等初創公司的目標是搶占英偉達的一小部分市場。
他們專注于專門的人工智能需求,特別是在“推理”任務中,即模型從訓練過的數據中生成信息。
例如,Etched最近籌集了1.2億美元用于開發用于運行Transformer模型的芯片。
隨著英偉達不斷創新,分析師們看到了競爭對手可能蓬勃發展的潛在領域,特別是在能源效率方面,這是人工智能培訓和運營的重大成本。
較低的能源需求可以提供有競爭力的替代方案。英偉達還面臨反壟斷審查。
法國和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可能會減緩其主導地位,并為競爭對手提供機會。
雖然英偉達仍然是領導者,但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場可能會容納各種參與者。
如果人工智能變得像預期的那樣重要,一個由芯片制造商和軟件開發商組成的健康生態系統可能會出現,以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