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采用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最新的篩查指南可使中低收入國家的宮頸癌死亡率降低63%以上。
子宮頸是從陰道進入子宮的入口,是宮頸細胞異常生長的一種情況。子宮頸癌主要是由感染高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這些病毒通過無保護的性行為、多胎妊娠、長期使用節育措施、
感染等等。
HPV- dna檢測可識別高危HPV毒株。HPV-DNA檢測是一種客觀的診斷,不能告訴你是否有癌癥。相反,該測試檢測HPV的存在,反映了患宮頸癌的高風險。
水仙花中心是新南威爾士州癌癥委員會和悉尼大學的合作項目,在78個國家開展了HPV篩查研究,并為感染艾滋病毒的女性提供了各種篩查選擇
一般人群中婦女子宮頸篩查、分診和治療策略的益處、危害和成本效益
轉到源代碼
).
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由HPV引起的,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從巴氏涂片檢查轉向HPV篩查可以通過早期干預大大降低死亡率。
HPV篩查是臨床上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在五年的基礎上降低了63- 67%的死亡率。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imms博士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承擔著世界上大部分宮頸癌負擔,因此,與其他方法相比,證明基于hpv的篩查的有效性對于倡導支持世衛組織戰略和指南至關重要。”
這項以坦桑尼亞為重點的研究發現,中低收入國家同時感染艾滋病毒和HPV的比例更高。與一般人群相比,感染艾滋病毒的婦女患宮頸癌的風險增加了6倍。
Simms博士說:“坦桑尼亞是世界上HIV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模擬了幾種與結果相關的情景,發現與不進行篩查相比,進行初級HPV檢測并分診可將宮頸癌死亡率降低71%。”
他補充說:“這相當于每38名接受篩查和癌癥前治療的女性挽救了一條生命——這是一個與癌癥篩查益處相關的可靠結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一般女性的宮頸篩查建議,這項研究的結果建議從30歲開始進行初次HPV篩查,每5年或10年重復一次。
鑒于世衛組織制定了精確的宮頸癌篩查指南,需要采取全球行動,并認識到可獲得的篩查和治療方案,以降低宮頸癌的死亡率。
引用:
預防子宮頸癌篩查和治療的新建議- (https://www.who.int/news/item/06 - 07 - 2021 -新-建議- - - -篩選- - - - -預防-宮頸癌癥治療)
一般人群中婦女子宮頸篩查、分診和治療策略的益處、危害和成本效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 - 023 - 02600 - 4)
來源:Med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