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直升機式”父母或“溺愛型父母”,這兩種父母都傾向于過度保護孩子。
但是這種非常謹慎的育兒方式受到了一些專家的批評,他們認為這可能對孩子的情感發展有害。他們更喜歡“燈塔式教育”,一種鼓勵更大自主權的教育模式。
“燈塔式育兒”一詞是由專門研究青少年醫學的兒科醫生肯·金斯伯格博士創造的。
特別是,他在《養育孩子茁壯成長:平衡愛與期望和保護與信任》(2015年)一書中概述了它的好處。他在書中解釋說,父母必須成為子女的燈塔。
他寫道:“我們必須確保它們不會撞上巖石,但要相信它們有能力學會自己駕馭海浪?!?/p>
這種教育模式鼓勵父母給孩子更多的行動自由,同時明確指出不可逾越的界限。
因為幫助孩子變得更自主并不意味著讓他們做任何事情。
兒童需要在他們的選擇和質疑中得到指導和支持,而不是消極的判斷或先入為主的想法。美國心理治療師喬·法雷爾在接受《父母》雜志采訪時表示:“在孩子身邊提供支持和指導,而不僅僅是為他們解決問題,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了解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的工具?!?/p>
這樣,一旦孩子離開家庭巢穴,他們就能適應。不像他們的同齡人在早年被過度溺愛。
在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直升機型父母的學生比那些控制欲較弱的學生更容易經歷學業倦怠。
專家們一致認為,父母的過度保護對孩子的成長有害。
青少年和年輕人在早年經歷過直升機式父母教育,他們表現出更多的抑郁和焦慮癥狀,以及社交困難。
放手去做一個更好的父母
有人會認為,所有這些研究結果足以阻止父親和母親成為“超級父母”,即過度投資于孩子的生活,以確保他們的絕對幸福。但它并沒有產生這種效果。
Morning Consult為《紐約時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的美國父母已經為成年子女預約了醫療或其他預約。
這種過度保護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父母承受著確保子女安全、成功和幸福的壓力。社交網絡和他們提倡的攀比文化與此有很大關系。
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減輕父母的負擔,燈塔式育兒模式提倡放手。
“我理解你想要參與其中,想要知道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你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所以,隨著他們長大,你會逐漸退后,”心理治療師喬·法雷爾告訴父母。
像任何一種教育方式一樣,燈塔式教育并不適合每個家庭。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注,在更嚴格但不是專制的框架下,他們會茁壯成長。
一些互聯網用戶對育兒術語的激增感到好笑。直升機父母、推土機父母、老虎父母、掃雪機父母,現在是燈塔父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證明了把所有與撫養孩子有關的事情都貼上標簽的流行。
但當涉及到最新的流行語時,主要參與者都相當謹慎。“我丈夫(不在任何社交媒體上)看到一篇關于燈塔的文章,轉發給我,并評論說:‘……所以,正常的,有規律的養育??’,”一位母親在Reddit論壇上回憶道。-法新社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