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十一21
聯(lián)合國難民機構的一名代表告訴歐洲新聞,由于以色列、伊朗、黎巴嫩和哈馬斯之間的沖突,人們擔心中東的人道主義災難日益加劇,歐洲可能被視為一個避難所。
聯(lián)合國警告稱,在中東危機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新一波尋求庇護者可能會試圖抵達聯(lián)合國海岸。在以色列和哈馬斯持續(xù)戰(zhàn)爭的背景下,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伊朗向以色列發(fā)射導彈。
在接受歐洲新聞臺采訪時,聯(lián)合國難民署駐黎巴嫩代表伊沃·弗賴森(Ivo Freijsen)表示,對于那些逃離以色列在黎巴嫩推進的人來說,最簡單的選擇是前往黎巴嫩境內的其他地方,或者越過邊境前往敘利亞。
“否則,我們就只能乘船前往塞浦路斯或歐洲,”他說。
Freijsen強調,如今選擇歐洲作為目的地的成本要高得多,風險大得多,物流困難得多,也不那么安全。然而,盡管成本高昂,許多人仍將其視為一種選擇。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非常昂貴的。我聽說現在人們乘船去歐洲的價格高得離譜,”他說。
以色列周二發(fā)動地面進攻,此前10天的空襲已導致黎巴嫩100萬人流離失所,約占該國人口的20%。
黎巴嫩也是150萬敘利亞難民的家園,在臨時政府的領導下,貝魯特面臨著非常脆弱的政治和經濟形勢。
盡管敘利亞飽受2011年開始的內戰(zhàn)蹂躪,并遭受人道主義危機,但許多敘利亞人和黎巴嫩公民現在都在那里尋求庇護。
弗雷森解釋說:“積極的一面是,敘利亞政府在入境手續(xù)方面簡化了手續(xù),過境速度更快,排隊時間更短。”聯(lián)合國難民署和紅新月會正試圖在邊境的敘利亞一側提供幫助。
相關的黎巴嫩衛(wèi)生部表示,以色列對貝魯特中部的襲擊造成至少6人死亡
歐洲領導人對伊朗最近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表示“不能容忍”
譴責伊朗襲擊以色列
黎巴嫩上一次與以色列發(fā)生重大沖突是在2006年,當時在一個月內造成約1 000人死亡,盡管在黎巴嫩有許多援助機構,但財政資源仍然匱乏。
Freijsen說,國際社會需要大幅增加支持,以確保提供基本服務和基礎設施。
他說:“自從去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來,我們一直在準備獲得更多的援助,但是我們的援助還不夠?!薄拔覀兯械捻椖?,以及許多其他組織的項目,都需要更多的資金?!?/p>
“本周早些時候,我們與政府一起發(fā)起了一項呼吁,因為我們迫切需要4.25億美元(4.23億歐元)用于所有機構的一系列部門,”他補充說。
歐盟委員會周日宣布,將額外提供1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援助。歐盟一再呼吁加沙?;穑F在又呼吁黎巴嫩停火,但更多的外交壓力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在這個領域沒有影響力。作為人道主義者,我們只能強調沒有做出決定和缺乏改變的后果。”“如果情況仍然如此,我們需要為一場越來越大、越來越危險的人道主義災難做好準備?!?/p>
以色列軍方表示,其在黎巴嫩的地面行動旨在摧毀真主黨用來越過邊界攻擊其公民的基礎設施,并表示不打算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入侵。
然而,伊朗周二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使沖突進一步升級。對于救援機構來說,即將到來的冬天可能會使他們的行動更具挑戰(zhàn)性。
Freijsen說:“要確保人們有像樣的住所,獲得食物和水等必需品,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們在衛(wèi)生部門面臨巨大挑戰(zhàn),包括精神衛(wèi)生保健?!?/p>
他說:“冬天將特別困難,特別是在避難所方面,所以我們需要集體開始考慮長期后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