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羅畢,10月31日(IPS)——全球教育正面臨嚴重挫折的關鍵時刻。數(shù)百萬兒童失學,學習水平下降,數(shù)百萬兒童在沒有掌握所需技能的情況下離開學校。新的失學數(shù)據(jù)顯示,自2015年以來,全球在減少失學兒童數(shù)量方面的進展僅為1%,仍有2.51億人落后。
盡管新增1.1億兒童入學,但失學率僅改善了1%。如果從2010-2015年至今保持同樣的進展速度,就學兒童將增加2700萬。這些發(fā)現(xiàn)載于今天(2024年10月31日)發(fā)布的一份新的教科文組織全球創(chuàng)業(yè)板報告中。
這份題為《引領學習》的報告探討了領導力在推動教育變革方面的關鍵作用,同時也強調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4的進展。雖然自2015年以來,完成中學學業(yè)的青年人數(shù)增加了4000萬,但仍有6.5億人沒有獲得中學證書就離開了學校。
《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主任Manos Antoninis告訴IPS,改變教育軌跡的關鍵是領導力。
“教學領導力對于解決教育危機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非洲,只有五分之一的人達到最低水平的閱讀能力。優(yōu)秀的學校領導不僅能激發(fā)變革,而且對提高學生成績至關重要。然而,許多人缺乏必要的培訓和資源,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影響。我們必須讓我們的教育領導者有能力應對這些復雜性,創(chuàng)造一個每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茁壯成長的環(huán)境,”Antoninis告訴IPS。
報告發(fā)現(xiàn),領導力對學生成績差異的影響高達27%,不到三分之二的國家對校長進行了競爭性招聘。管理和多樣性方面的差距也依然存在。總體而言,只有不到一半的主要培訓項目關注于關鍵的領導力維度。
高收入國家有一半的校長在上崗前沒有接受過準備培訓。雖然自**與更好的學生成績呈正相關,但目前,“37%的校長對學校內容有控制權,28%的校長對教師工資有發(fā)言權。幾乎40%的國家不承認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律自**。”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校長將68%的時間用于行政工作,而最富裕國家三分之一的公立學校校長報告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專注于教與學。總的來說,29%的國家根據(jù)**觀點決定聘用和解雇教師,這增加了教育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
如果不投資于訓練有素的強有力的領導人來扭轉這一趨勢,國際社會就有可能加劇不平等,并失去另一代人。然而,根據(jù)該報告,“許多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的資金仍然很低。2022年,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每年在每個兒童身上的支出分別為55美元和309美元,遠遠低于確保優(yōu)質教育和解決學習危機所需的水平。”
此外,“高收入國家在每個兒童身上每花費100美元,低收入國家的兒童只能得到不到1美元,這進一步加劇了不平等。低收入國家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10個國家中有6個面臨債務危機的風險。在非洲,各國在2022年的償債支出幾乎與教育支出一樣多。”
在全世界2.51億失學兒童和青年中,7100萬人沒有上小學,5700萬人沒有上初中,1.2億人沒有上高中。其中,1.22億是女孩,1.29億是男孩,在較貧窮的國家,不平等現(xiàn)象最為明顯。在較富裕的國家,失學兒童的比例只有3%,而在最貧窮的國家,失學兒童的比例高達33%。
根據(jù)該報告,“自2015年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早期教育發(fā)展計劃(3歲以下)的凈入學率增加了10個百分點以上,學前教育凈入學率自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在19%。全球一半以上的失學兒童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小學失學率從22%下降到19%,初中失學率從32%上升到33%,高中失學率從47%略微下降到46%。”
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全球失學兒童人口中的比例從2000年的32%增加到2023年的51%,這一時期全球失學青少年人口的比例甚至更快,從2000年的25%增加到2023年的51%。”值得注意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失學兒童人口自2000年以來沒有變化,而該地區(qū)的失學青少年和青年人口在2000年至2015年期間沒有變化,但從2015年到2023年增加了26%。”
在非洲,小學畢業(yè)時精通閱讀的兒童比例從31%下降到30%,數(shù)學精通的兒童比例從12%下降到11%。最低熟練程度評估(AMPL)是非洲學習的新證據(jù)來源,在布隆迪、布基納法索、C?te科特迪瓦、肯尼亞、塞內加爾和贊比亞等六個非洲國家的小學教育結束時以英語和法語進行。每個國家對220到300所學校進行抽樣調查。
從六個在2021年和2023年小學教育結束時實施AMPL的國家中選出的結果顯示,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學生達到了閱讀的最低熟練程度,但肯尼亞除外,四分之一的學生達到了這一水平。相比之下,除了C?te科特迪瓦以外,達到數(shù)學最低熟練程度的學生比例更高:贊比亞為16%,萊索托為20%,布基納法索為24%,塞內加爾為34%,肯尼亞為37%。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在基本飲用水可及性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小學可及性從2016年的44%提高到2022年的53%,高中可及性從2015年的54%提高到2023年的63%。與此同時,整個地區(qū)的教育支出基本保持不變——占GDP的比例從3.6%到3.7%,占**總支出的比例從16%到15%。
總而言之,《全球教育監(jiān)測報告》呼吁采取果斷的領導措施,改善全球教育。研究表明,學校領導對于改善學校層面的學習成果尤其重要,應該予以投資。并揭示了非洲的學校領導風格不同于其他地方。
對非洲六項研究的回顧表明,很少有人期望學校校長成為教學領導者。但在以英語為母語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化考試和問責機制的興起,給校長帶來了對學生成績負責的很高期望。
非洲國家正在加強他們的校長選拔制度,讓最強大的人領導學校,但挑戰(zhàn)仍然存在。例如,自2008年以來,盧旺達優(yōu)先考慮擇優(yōu)選拔校長。肯尼亞教師服務委員會為教師制定了職業(yè)發(fā)展指導方針,并制定了擇優(yōu)選拔校長的政策,優(yōu)先考慮資格、經驗和培訓。
IPS聯(lián)合國局報告
?Inter Press Service(2024)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