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研究優勢,短板,提高教育質量
馬來西亞教育部正在研究202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結果,以確保馬來西亞與其他東盟國家處于同等水平。
教育部在回復StarEdu的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們正在確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Pisa報告中顯示的優勢和劣勢。
該部表示,該報告將作為討論和干預的基礎,以確保馬來西亞的表現與東盟鄰國相當。
在全球范圍內,由于各國爭相應對在線課程和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學習損失,2022年的Pisa分數與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馬來西亞也不例外。
然而,與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相比,該國在東盟地區的降幅最大。
據StarPlus上個月的報告,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綜合得分分別下降了4.09%和4.36%,而馬來西亞則從2018年的431分下降到2022年的404分,下降了6.26%。
越南2018年的成績在國際上被認為是無與倫比的,但從2016年到2022年,它只下降了0.7%,降至468。
Pisa由經合組織每三年對經合組織和非經合組織國家的15歲學生進行一次評估。
在回應StarPlus互動數據故事(見二維碼)時,教育部表示,正在計劃與利益相關者舉行會議和參與會議,以分解去年12月公布的Pisa調查結果。
它表示,這將作為提高教育質量和國家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Pisa評估中的表現的基礎。
教育部表示:“本月將與經合組織(OECD)舉行網絡研討會,并與教育部內外機構就國際基準演習的重要性舉行互動會議。”并補充說,Pisa 2022國家報告將于今年12月發布。
另一方面,教育部向家長保證,即將到來的2027年學校課程將適合學生的年齡和發展水平。
教育部表示,這是家長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去年8月進行的全國“2027年學校課程實施調查”(見信息框)中提出的要求之一。
在提供給星報的一份調查結果總結中,教育部表示,利益相關者擔心課程水平對學生來說太高了。
共有56%的受訪者認為小學課程內容不合適,45%的受訪者認為中學課程內容不合適。
“一些受訪者不同意每個科目的內容水平是否合適,因此(新課程)需要適應學生認知發展的適當水平,”它在一封電子郵件回復中說。
教育部補充說,約占受訪者45%的家長希望未來的課程除了強調品格和道德,優先考慮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外,還能“有針對性和靈活性”。
教育部還表示,2027年學校課程將在其框架中包含7項能力,包括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包括數據管理、信息和技術、計算思維、數字內容創作和交流。
“精通數字技術的學生將能夠在他們的生活中有效地利用各種技術,從而為國家和全球的集體福祉做出貢獻。”
新課程還將包括綜合學習、品格教育和基于項目的學習。
“綜合學習是一種將不同學科聯系起來,創造相關且有意義的學習體驗的教學方法。
“在品格教育方面,所有教師都有責任向學生灌輸高尚的品格,但在課程表上將分配一個特定的時間,以結構化和有計劃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重點是社會情感,”它說。教育部表示,PBL通過整合多樣化的內容、鼓勵跨學科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允許靈活的節奏、適應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提供多種評估方法、促進持續改進和反思,提高了課程的靈活性。
12月7日,教育部長Fadhlina sidk表示,新學校課程中的元素可以解決馬來西亞在Pisa中的不合格表現。“我們意識到馬來西亞在國際評估“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趨勢”和Pisa中的成就尚未達到2013-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所期望的前三名。
教育部還研究了世界銀行的報告,該報告顯示,學生中仍然存在需要關注的學習貧困問題。
她在布特拉賈亞2027年學校課程的演講中說:“新課程需要重新關注閱讀、寫作和計算(3M)的基本識字技能,這樣才能減少這種學習貧困。”
“2027年學校課程實施調查”結果
當前課程設置的問題
科目太多了。?課程內容過多。
?課程內容水平過高。
?由于內容密集,時間分配需要修改。
前進的道路
?修改新課程中關于水平、時間、科目數量和內容的適當性的要素。
?制定一個新的課程框架,包括社區和全球需要的各個方面。
?提高社區對這些變化的認識。
2027年的課程應該是什么樣子
?與學生的年齡和發展水平相關、靈活、合適。
要重視品德教育和道德建設。
應該把掌握讀寫和計算能力放在首位。
資料來源: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