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S新聞一小時”周三宣布,《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主編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將擔任“華盛頓周”(Washington Week)的下一任主持人。“華盛頓周”是周五晚間的公共事務節目,是美國首都政策制定者的主要節目。
《大西洋月刊》將聯合制作該節目,并將更名為《大西洋月刊華盛頓周》。該雜志將承擔部分費用,并幫助銷售贊助。
戈德堡先生已經在《大西洋月刊》工作了十多年——它的前老板大衛·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在2007年帶著一群小馬把他招募進來。他說,他相信仍然有足夠多的觀眾關心對重大問題的深入分析,從而使節目取得成功。
“好的一面是,這里有很多美國人,我不需要他們都來這里,”戈德堡說。“我們只需要500萬或1000萬。”
近年來,隨著傳統電視在整個行業的收視率下降,《華盛頓周刊》的收視率大幅下滑,其收入也隨之下降。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該劇平均有84.5萬名觀眾,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22%,當時該劇由記者格溫·伊菲爾(Gwen Ifill)主持。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新聞一小時”的發言人說,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的企業贊助減少了大約10%。
在一個由白人男性主導的領域,伊菲爾是一位開創性的黑人記者,十多年來,她一直是《華盛頓周刊》(Washington Week)的代名詞。她于2016年總統大選后幾天死于子宮癌并發癥。戈德堡說,與密友伊菲爾主持同一個項目的前景是一項重大責任,也是他決定加入這個項目的主要因素。
“我一直很尊重這部劇,因為在我的腦海里,它和格溫聯系得太緊密了,”戈德堡說。“因此,與格溫所做的事情聯系在一起的想法對我很有吸引力。”
伊菲爾去世后,《華盛頓周刊》由CBS新聞記者羅伯特·科斯塔(Robert Costa)主持,隨后由NBC新聞駐華盛頓記者亞米切·阿爾辛多(Yamiche Alcindor)主持,他今年離開了該節目。《PBS新聞一小時》和《華盛頓周刊》的高級執行制片人薩拉·賈斯特(Sara Just)說,這兩個節目“每周都會有形形色色的記者圍坐在我們的圓桌旁”。
“我們相信,作為廣播記者,我們有責任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反映美國真正的多樣性,包括誰在鏡頭前講述我們的故事,誰在幕后工作,我們在這些故事中包含的聲音,以及我們選擇講述的故事主題,”賈斯特說。
2017年,布拉德利將《大西洋月刊》的多數股權出售給了慈善家勞倫·鮑威爾·喬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創立的傘形公司艾默生集團(Emerson Collective),此后幾年,該公司一直專注于擴大其數字訂閱業務。《大西洋月刊》目前擁有超過90萬的印刷和數字訂閱用戶,而2020年這一數字約為70萬。
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副主任杰西·j·霍蘭德說,傳統的公共事務節目并不是通過電視新聞賺錢的最可靠途徑。但他補充說,公正而有說服力的分析對民主至關重要,《華盛頓周刊》面臨的挑戰將是找到對它感興趣的觀眾。
“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這不是你會走的路,”霍蘭說。“你會選擇固執己見的黨派分析。這并不意味著這是美國公眾最好的新聞形式,但這是美國公眾現在購買的東西,尤其是在我們接近2024年總統大選的時候。”
Semafor早些時候報道說,戈德堡正在就緩和《華盛頓周刊》進行談判。
本杰明·穆林(Benjamin Mullin)是《紐約時報》的媒體記者,報道新聞和娛樂背后的大公司。更多關于本杰明·穆林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