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4月25日(新華社)——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在世界范圍內的野生鳥類中廣泛傳播,并在家禽和奶牛中引起爆發。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稱,自2022年以來,美國已經報告了兩例人類病例,一例發生在科羅拉多州,原因是接觸了家禽,另一例發生在德克薩斯州,原因是接觸了奶牛。
雖然目前的公共衛生風險很低,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并與各州合作,監測與動物接觸的人。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正在利用其流感監測系統監測人體內的H5N1病毒活動。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周二,在50個司法管轄區有近9300只野生鳥類檢測到H5NI, 48個州有9000多萬只家禽受到影響,8個州爆發了奶牛疫情。
為了進一步保護美國畜牧業免受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威脅,美國農業部宣布了一系列幫助限制其傳播的行動。
這些措施將從4月29日起生效,包括對奶牛的州際流動進行強制性檢測,以及強制性報告。
H5N1病毒在野鳥中的大流行已在商品家禽和后院鳥群中造成暴發,并傳播感染野生陸生和海洋哺乳動物以及家畜。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雖然人類感染H5N1病毒的情況很少見,但未經保護地接觸任何受感染的動物,或接觸存在或曾經存在受感染的鳥類或其他動物的環境,都可能造成感染風險。
大多數人感染H5N1病毒是在無保護地接觸病禽或死禽后發生的。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稱,沒有證據表明H5N1病毒在人與人之間持續傳播,而且自2007年以來,世界范圍內未報告H5N1病毒在有限的、非持續的人與人之間傳播。
目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認為H5N1病毒對美國公眾的人類健康風險較低。然而,與受感染的鳥類或其他動物近距離接觸或長期無保護接觸,或與受感染的鳥類或其他動物污染的環境接觸的人,感染的風險更大。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人們避免無保護地接觸生病或死亡的動物,包括野生鳥類、家禽、其他家養鳥類和其他野生或家養動物,以及被懷疑或確認感染H5N1病毒的鳥類或其他動物污染的動物糞便、垃圾或材料。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人們不應準備或食用來自疑似或確診H5N1病毒感染動物的未煮熟或未煮熟的食物或相關未煮熟的食品,如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或生奶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