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ALING JAYA:既然長冠狀病毒的定義已經確立,醫生可能更容易開展臨床實踐和研究。
副教授Tan Toh Leong博士表示,標準化的定義將使研究人員能夠進一步調查這種疾病。
他說,如果Long Covid被納入保險范圍,也可以簡化保險索賠流程,還可以簽發醫療證明,證明患者無法工作的原因。
他說,這也將允許政府決定醫院的預算分配。
然而,馬來西亞國民大學急診醫學高級顧問坎瑟勒·Tuanku Muhriz醫院表示,定義這種情況有另一面。
“這太具體了。患者可能會被誤診或過度診斷為其他疾病,這些疾病表現出類似的癥狀,危及其他疾病的治療。”
處理過新冠肺炎病例的譚副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的癥狀類似于膿毒癥后綜合征。
膿毒癥后綜合征是指從膿毒癥中恢復后身體和情緒癥狀的持續表現。
他說,與長冠病毒癥狀相似的疾病,如瘧疾、登革熱和流感,可以放在一個保護傘下,以便于臨床管理決策和保險索賠。
與此同時,前衛生副總干事拿督李博士在他的X賬戶上表示,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Nasem) 2024定義提出了一個核心描述,一個特征癥狀和相關可診斷疾病的清單,以及七個重要特征。
他說:“這為長冠診斷提供了一些清晰度和統一性。”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祖基菲里博士在3月5日的國會書面答復中表示,從2020年到2023年,至少有7606名患者在衛生部的設施接受了門診康復服務。他說,在大流行的頭兩年,7394名患者作為長期Covid護理的門診患者接受了結構化的跨學科醫療康復。
然而,他補充說,到2023年,這一數字顯著下降,有212名患者接受了醫療康復。
他說,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期間,被轉介到Sungai Buloh醫院Covid-19康復門診專業服務的長冠肺炎患者中,共有22人死亡。
然而,祖基菲里說,死亡原因與Covid-19沒有直接關系,而是涉及其他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