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路透社)——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周日宣誓就任印度總理,開始了創紀錄的第三個任期,但作為一個難以駕馭的聯合政府的領導人,在一次令人震驚的民意調查中遭遇挫折,這將考驗他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確保政策確定性的能力。
在新德里總統府拉什特拉帕蒂宮舉行的盛大儀式上,印度總統德魯帕迪·穆爾穆主持了莫迪的宣誓就職儀式,數千名政要參加了儀式,其中包括7個地區國家的領導人、寶萊塢明星和實業家。
莫迪最初是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國民志愿服務團(RSS)的宣傳人員,這是他所在的印度人民黨(BJP)的意識形態之母。他是繼獨立領袖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后,第二位連續三屆擔任總理的人。
現年73歲的莫迪在6月1日結束的選舉中獲得了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中14個地區政黨的支持,確保了他的第三個任期,這與前兩屆他的政黨贏得絕對多數的支持不同。
這一結果被視為這位受歡迎領導人的重大挫折,因為調查和出口民調預測,人民黨將獲得比2019年更多的席位。
莫迪帶來了世界領先的增長,提升了印度的全球地位,但在國內似乎錯過了一步,因為缺乏足夠的就業機會,高物價,低收入和宗教斷層促使選民控制他。
2001年至2014年,莫迪擔任西部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人民黨獲得了多數席位,這使他能夠果斷地執政。
分析人士說,因此,面對地區政黨的不同利益和更強大的反對派,莫迪的新總理任期可能會充滿挑戰,在有爭議的政治和政策問題上達成共識。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這個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的財政平衡也可能面臨壓力,原因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地區合作伙伴所統治的邦需要更多的發展資金,而人民黨可能會推動在福利方面投入更多資金,以爭取在今年選舉中失去的選民。
莫迪的競選活動以宗教言論和批評反對派據稱偏袒印度2億少數民族穆斯林為標志,自震驚結果以來,他采取了更加和解的語氣。
“我們贏得了多數……但要治理這個國家,一致意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將爭取達成一致,”上周五,在全國民主聯盟正式任命他為聯合政府領導人后,他表示。
(YP Rajesh和Chris Thomas報道;編輯:Himani Sark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