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袋熊日(2024年10月22日)到來之前,環保主義者們被膠帶纏住了,被袋熊糞便纏住了肘部。
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一組生態學家和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昆士蘭圣喬治外的理查德安德伍德自然保護區(RUNR)收集袋熊的糞便和毛發樣本?在曼丹丹吉國家。該保護區由昆士蘭州**環境、科學和創新部于2009年建立,是僅有的三個北毛鼻袋熊種群之一的家園。作為與**達成的歷史性協議的一部分,AWC于2023年接管了RUNR的管理。
布拉德Leue /風能網理查德·安德伍德自然保護區對北毛鼻袋熊的毛發和糞便進行的調查將提供有價值的數據關于人口。
AWC高級生態學家詹妮弗·皮爾森博士說:“我們對RUNR的袋熊數量知之甚少,包括目前有多少袋熊生活在這里。”“為了保護這個物種,我們需要回答很多基本但重要的問題,通過糞便和頭發樣本檢查它們的DNA將幫助我們得到一些答案。”
只有一個問題——如何從一個出了名的易受驚的物種身上收集樣本?
安迪·豪/風能網作為收集和分析毛發樣本的調查的一部分,一段膠帶橫跨了北毛鼻袋熊洞穴的入口。
研究小組采用了一種巧妙的“毛發捕捉”技術,使他們能夠在不干擾袋熊的情況下收集毛發樣本。這些陷阱被放置在105個活動洞穴的入口外,類似于橄欖球球門柱,洞穴的兩側各有兩根垂直的柱子,兩根柱子之間水平拉伸著一塊雙面膠帶。
膠帶在洞穴入口底部上方約10-15厘米處盤旋,在袋熊晚上出來的時候刷著它們的背部,沿途收集幾縷頭發。在為期一周的調查中,生態學家每天都收集膠帶,并用鑷子將每一縷膠帶逐個放入小瓶中進行分析。
安迪·豪/風能網一段帶著毛發樣本的膠帶將被分析,以確定RUNR袋熊種群的大小和遺傳多樣性。
“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調查,”皮爾森博士說。皮爾森博士說:“我們有350根頭發要測試,但更重要的是,這是從袋熊身上收集樣本的一種非侵入性方法。”
研究小組交替進行頭發普查和收集糞便樣本作為次要DNA來源。研究小組戴著長及肘部的橡膠手套,收集了50多個超級新鮮袋熊糞便樣本。
安迪·豪/風能網阿德萊德大學的杰里米·奧斯汀博士和海登·德·維利爾斯在尋找袋熊的糞便。
皮爾森博士笑著說:“收集袋熊糞便出乎意料地有趣。”“作為DNA樣本,糞便需要是新鮮的,所以我們處理的是非常潮濕和閃閃發光的袋熊糞便。”
“幸運的是,袋熊傾向于在洞穴外做事,這使得糞便相對容易找到。”
安迪·豪/風能網袋熊鼬被收集為RUNR基因調查的一部分。
糞便和毛發樣本被轉移到阿德萊德大學進行分析。一旦完成,DNA將為AWC提供有關RUNR種群的豐富信息,包括大小,遺傳多樣性和在保護區出生的后代的親子關系。AWC還將能夠識別繁殖個體,是否有一個或兩個占主導地位的雄性,以及每個洞穴有多少袋熊。
皮爾森博士補充說:“通過將新的DNA樣本與2009年最初釋放的袋熊的DNA樣本進行比較,我們還可以了解保護區有多少新個體。”
杰瑞米·奧斯汀博士/阿德萊德大學北毛鼻袋熊普查小組從左至右依次為:杰里米·奧斯汀博士、科林·索貝克、海登·德·維利爾斯、詹妮弗·皮爾森博士、安迪·豪和喬丁·格萊登。
“通過簡單地來到這里,貼一些膠帶,我們就能了解到很多關于人口的信息。我們可以真正弄清楚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如何才能最好地為它們的保護做出貢獻,以及我們如何與他人合作,共同保護物種。”
頭發和糞便樣本的分析可能需要長達五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