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圣誕節(jié)可能是一年中最具社交性的時刻。節(jié)日期間通常充滿了聚會、午餐、晚餐以及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各種慶祝活動。
然而,對于有聽力損失的成年人來說,這些社交聚會可能會帶來獨特的挑戰(zhàn)。與他人溝通可能很困難,尤其是在群體對話中。背景噪音越多(例如,圣誕音樂或孩子們的演奏),就越難。
對于年齡相關或獲得性聽力損失,聽力能力通常從50歲開始下降。六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所以你的圣誕餐桌上可能會有人聽力受損。
不幸的是,許多聽力損失的成年人在沉默中承受著這些挑戰(zhàn)。我們的研究表明,聽力損失的成年人經(jīng)常對其他人隱瞞他們的聽力損失,甚至是親密的家庭成員和朋友,因為恥辱而感到羞恥。
但是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來確保你所愛的聽力損失的人在這個圣誕節(jié)被包括在內。
污名是指某人由于某種特定的身體或社會屬性而受到他人的不同對待。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我們對聽力損失的成年人、他們的家人和聽力保健專業(yè)人員進行了調查和訪談,以探索聽力損失的成年人的恥辱經(jīng)歷。我們的研究還包括聽力損失的成年人與其家人和朋友之間真實對話的視頻記錄。
研究結果表明,人們經(jīng)常將聽力損失與衰老、殘疾、智力下降、有問題或弱點以及與眾不同等負面刻板印象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一位聽力受損的參與者告訴我們:
老年是與聽力損失有關的最常見的刻板印象。例如,一位聽力損失的成年人評論道:
但由于聽力可能從中年開始下降,許多經(jīng)歷聽力障礙的成年人并不符合這種刻板印象。
我們在大眾媒體上也看到了這種刻板印象。例如,在電視劇《藍色精靈》中,角色賓果在很多集里都打扮成一個“什么都聽不見的老奶奶”。
在我們的研究中,聽力損失的人報告說,在日常對話中試圖處理他們的聽力困難時,他們感到尷尬、羞恥、沮喪、悲傷和疲勞。
在一項正在接受同行評議的調查結果中,近三分之二的人覺得其他人會嘲笑他們的聽力損失,或者把他們當作笑話,這常常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這種調侃的一個例子可以在我們與一位失聰?shù)淖娓负退拇蠹彝ヒ黄鸷认挛绮钑r錄制的真實對話中看到。
這位老人的孫女們的聽力一直有問題,他的妻子取笑他說:“你的助聽器在爺爺身上嗎?”他的兒子和孫女們都笑了。
雖然這種取笑可能看起來很輕松,但當聽力受損時,它會讓聽力受損的人感到尷尬。
我們采訪研究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是,聽力損失的成年人對恥辱的反應是不告訴別人他們的聽力損失。
同樣,在一項對331名聽力損失的成年人進行的國際調查中,四分之一的人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們的聽力損失,調查結果尚未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發(fā)表。其他人只在特定情況下告訴某些人。
因此,在你的圣誕節(jié)聚會上,可能會有家人和朋友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面臨聽力損失的挑戰(zhàn)。
對于聽力損失的成年人來說,恥辱的經(jīng)歷會導致他們開始退出社交場合,減少參與對話,并變得更加社交孤立和孤獨。
但是,提高對聽力損失的認識和包容性溝通可以幫助解決恥辱感。這里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讓你在這個節(jié)日里更包容聽力損失的人:
想想你舉辦活動的地點——它有多吵?如果可能的話,選擇比較安靜的餐廳和社交場所。室外設置通常比室內設置的噪音小(環(huán)境菜單等應用程序可以幫助你選擇)。
如果可以的話,調低背景噪音(比如電視、廣播、音樂)。
盡可能面對面交談。這允許唇讀,這樣人們就不僅僅依賴于他們的聽覺。如果你知道有人聽力有困難,走近他們,清晰地說,稍微慢一點。
安排座位,讓每個人都面對對方。圓桌是最好的。
讓人們有機會選擇他們在餐桌旁或餐廳里的座位。聽力損失的成年人可能會站在桌子中間或他們需要聽到的特定人群旁邊。
如果你在一個有演講的場合,盡可能使用麥克風。
如果你注意到有人沒有加入談話,你可以問他們是否聽得到,如果聽不到,你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們。